近三个月来,创业板的快速推进,让市场各方惊喜有加,在创业板正式启动、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即将挂牌之际,人们不仅对于创业板初期的良好态势充满信心,更对于创业板的未来寄予期望。
向创新企业倾斜
深交所副总经理周明日前强调,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随着创业板的推出刚刚建立,随着创业板建设、多层次市场建设的推进,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层次将更加分明,市场各方应当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创业板的特色。
创业板的特色就是“创新”与“成长”。从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情况看,“创新”与“成长”两大特色得到了充分体现。即使是制造业企业,也有不少是属于创新能力很强的高端制造业,如生产工业机器人的新松机器人、生产节能灌溉设备的大禹节水、生产交通运输设备的鼎汉技术等。
培育出长期高增长的“奇迹企业”,打造中国的“微软”、“英特尔”、“谷歌”,是我们建设创业板的一个梦想。因此,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创业板上市标准中企业的创新性必将得到更充分的重视。在创业板推出一段时间后,逐渐降低业绩门槛,将更多资源向核心技术创新型企业倾斜,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推动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推动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是大势所趋。
对于创投企业来说,随着退出渠道的进一步通畅,创业板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投资进一步前移至初创期企业,更加注重企业的高新技术以及创新商业模式,更加重视后续专业化的服务,这为创投行业利用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遇实现快速发展带来了可能。
定价更趋市场化
创业板历经十年坎坷才在中国扎根,可以说其一直在争议中前行,即使是在首批28家企业进入发审及发行阶段,这种争议也从未中断。比如首批创业板新股静态发行市盈率达50-70倍,市场有着不同的解读,如此高的静态发行市盈率会不会是一个市场常态,仍有待观察。
存有争议是因为创业板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梦想与期盼,各种认识和利益诉求的碰撞,使得创业板的建设进程异常复杂。但正是这些看似矛盾的认识、诉求、期盼与梦想,才使得创业板能够在坚持中不断前行,在前行中不断完善,最终梦想成真。
实际上,首批创业板新股的动态发行市盈率在40倍上下,基本上属于合理水平。然而,市场预期既会有理性的一面,也会有非理性的一面,短期内防范首批创业板新股暴涨暴跌的风险是有必要的。在此背景下,“以量压价、快速发行”,被认为是能较好防止因新股数量少而被市场非理性爆炒的方案。
但单纯“以量压价”也不会是创业板的常态,更多的会是通过市场化方式,让更多创新成长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尽快上创业板。在两三年时间内让创业板达到相当的市场规模,确实有利于市场找到合理的价值中枢,更可以防止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避免因个别企业的问题而引发投资者对创业板的信心危机。
对于以“创新”和“成长”为特色的创业板,深交所正在努力将之打造成为“诚信之板”、“创新之板”,这意味着未来的创业板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市场预期会趋于稳定,新股定价市场化特征将更趋明显。创业板新股在正常的发行市盈率基础上,还将获得市场给予的诚信、创新与成长溢价,其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将取决于创业板企业能否取得投资者的信任,以及市场对于创业板企业创新、成长能力的评估。由于市场化发行程度越来越高,投资者对于发行定价的争议会逐渐弱化。
您将免费获得
1
全面诊断网站
您将获得专家对您网站的全面诊断服务,我们不同于传统建站公司仅是提供一些通用的、浅显的建议。
2
找出可能让您错过的增长点
我们将挖掘出有利于转化率提升的指标,还将详细说明您网站可以改善的确切地方。
3
流量查询与分析
我们通过专业手段,提供您所在行业的流量增长趋势与流量来源分析。
4
定制方案与报价
对您的需求深入了解后,并结合您所处行业的竞争分析结果,我们将为您量身定制一份增长方案。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回复【数字营销】即可获取白皮书
免费获取《营销方案》
扫描二维码 回复【数字营销】免费获取
扫码获取